您当前的位置:现代生活网资讯正文

陪诊服务有需求不叫座

2021-07-15 08:59:43  阅读:94025 来源:北京晚报 作者:收费是不是偏高?陪诊员是否专业?好些问题待解决——
陪诊服务有需求不叫座

  陪诊服务

  老人去医院不熟悉就诊流程,子女又不在身边,怎么办?近日,一名26岁女孩当“陪诊员”陪老人看病的新闻,让人似乎眼前一亮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陪诊服务早在多年前就已在北京出现,但始终没能形成规模。虽然部分老人确实有陪诊需求,但陪诊半天动辄三五百元的服务价格还是让不少人望而却步。同时因为陪诊行业欠缺规范,从事陪诊业务的公司也良莠不齐。

  韩护士陪诊前会准备好专业的医疗装备。

  陪诊

  专业护士接送 一趟收费598元

  “您放心,我陪着您。”一辆开往医院的专车上,韩护士轻声安慰着身旁的梁老。老人虽然没法用语言回应,但也努力点了点头。

  梁老今年76岁,是脑梗后遗症患者,长期卧床,属于半失能状态。去医院之前,女儿提前通过“金牌护士” APP预约了车接车送的陪诊服务,从患者出家门到回家进屋门,收费是598元。

  陪伴老人的韩护士,此前曾在三甲医院工作20多年,目前是这家平台的专职护士。在她随身带的背包里,放着各种医疗应急用品。看诊需要的病历材料,她也早就与梁老家人沟通准备好。她有长期工作积累下的看诊经验,先做什么、再做什么、怎么跟医生交流。老人到达医院的时间是早晨8点半,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,就走完了全套的就诊流程。

  梁老的女儿之所以会预约陪诊服务,还颇有一些偶然。自己平时工作繁忙,又不与二老同住,于是请了一个保姆帮忙照顾卧床的父亲。虽然保姆能负责日常家务,但父亲身体上还留置有胃管、尿管,保姆不是专业人士,无法完成换管工作。梁女士只能四处寻找办法,最终联系到了这家护理平台,预约了上门服务。

  换管能通过上门服务解决,可去医院的复查怎么办?梁女士太忙抽不开身,保姆又不清楚医院的流程,不敢带着老人去。左右为难之时,梁女士无意间发现这个APP还有一项护士陪诊的服务,而这正是老人所需要的。

  专业护士的陪伴,让全家人心安很多。梁老的老伴儿表示,之前很害怕看诊过程中发生意外,现在有专人陪诊,万一出现应急情况,就有专业人士负责了。

  服务

  除了生理扶助 更有心理支持

  除了APP平台,个别与街道社区合作的养老服务机构也会提供陪诊服务。北京怡养科技有限公司的片区负责人袁俊秀介绍,在公司的服务范围之内,有陪同就诊需求的老人可以联系公司平台,由服务组统一安排人员带老人前往医院。“我们接待过的老人主要有两种,一是老人自己意识清楚,但行动不便;二是老人完全不能自理,家属一个人无法带老人去医院,需要我们来协助。”

  公司员工胡立华,曾经陪同多位老人去过医院,她所服务的老人以意识清楚但行动不便的状况为多。“基本都是到附近的医院拿药,距离在一两站地、一公里左右。”每次胡立华会来家中接,临出门前还会提醒老人带好医保卡、现金等物品。

  因为老人们都需要坐轮椅,路程也不远,胡立华便一路推着他们过去。到了医院,她将老人安置好,便去排队挂号,就诊完毕后再缴费、取药,送老人回家。费用方面,该服务政府定价为每小时80元,从见到老人开始计时,到送回家中结束,一般在2小时左右,价格约160元。

  除了推轮椅,胡立华也曾接待过可以自理的老人。“一对老两口,子女不在身边,阿姨非常怕冷,冬天出门觉得不舒服,又不放心叔叔一个人去医院。毕竟年龄大了,虽然能自己走路,最好还是有个人陪着,就让我带叔叔去的医院。”

  在她看来,陪同就诊除了提供身体行动上的帮助,还有心理方面对老人的支持,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人“孤立无援”的忐忑。“比如疫情期间要扫码,老人弄不明白,我可以手把手地教。”胡立华坦言,甚至自己还曾为了一位老人和医院的人“吵了一架”——对方态度不是很好,她觉得老人受了委屈,便上前交涉了一番。

  痛点

  有需求没市场 想找服务挺难

  老梁的女儿是通过APP先预约了护士上门,之后才辗转了解到陪诊服务。可如果此前没接触过此类APP,住家附近又找不到提供陪诊服务的养老机构,该如何找人陪诊呢?家住大兴的刘女士就遇到了这种问题,而直到现在,她也没能找到一家符合心意的陪诊公司。

  刘女士的父亲早年去世,年过七十的母亲独自居住,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太好。为了照顾母亲,刘女士请了一个保姆。母亲身体不适要去医院时,因为不放心保姆单独带母亲前往,刘女士只能和单位请假去陪同。

  近期,刘女士也关注到了“陪诊员”的新闻,此前她并未听说过这项职业。“如果能找专人陪老人看病,不是也挺好?”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刘女士在网上搜索了一番,但情况有些出人意料。她找到了不少陪诊公司的名字,但想继续寻找官网,却怎么也找不到。好不容易搜到了一家网址,点击链接又发现打不开。

  而在手机应用商店,她也仅仅找到了几家提供陪诊服务的平台,一问才知,平台提供服务的范围只覆盖了外地某些城市,没有涉及到北京。而且从APP的评论数和下载数来看,这些平台都十分小众,没有哪家已经明显做出了规模,很难赢得刘女士的信任。

  在多方查找之下,刘女士终于在某家政APP中搜到了一些提供陪诊服务的公司,但这些公司大多都是以“跑腿”为主业,陪诊仅仅是在业务介绍中简单提到。打电话过去询问,有的客服甚至对陪诊的概念都不是很熟悉,问刘女士是不是打错了。而在收费方面,这些公司开出的价格也有些超出刘女士的预料。“有一家车接车送的半天就要500元,全天要800元。还有的不提供接送服务,说半天收300元,我问超过半天怎么收费,客服说她也不知道。”

  “陪诊的人对医院熟悉吗?”面对刘女士的后续提问,一家公司的客服甚至表现出了不耐烦,这也让刘女士颇为震惊,“我只是正常问问题,你都已经是这个态度,那我怎么舍得把老人交给你呢?”

  声音

  仅靠陪诊服务 平台很难存活

  找一家信得过的陪诊公司为何这么难?记者查询发现,陪诊服务其实早在20年前的新闻报道中就出现过,但始终未能形成气候。而到了2015年左右,陪诊服务市场迎来了一波发展小高潮,市面上出现了多家获得融资的陪诊公司,但在一两年之后大多就不见了踪影。

  袁俊秀表示,从他所在公司的经验来看,陪诊服务也经历了一个由多转少的过程。“2016年西城区开始做失能补贴的试点,每月400元的补贴只能用于购买各类服务,若当月没有用完,下个月就清零了,那时候用陪诊服务的老人比现在要多一些。”

  而到了2019年,市级失能补贴开始发放,数额提升到每月600元,且使用范围拓宽,不仅可以购买服务,还能购买尿不湿等老年护理产品。“有的老人比较仔细,会掂量这个钱怎么花。再加上疫情以来一些入户服务也暂停了一段时间,冲击了陪同就诊服务的需求。”

  如果抛开失能补贴,有意愿去购买陪诊服务的老人就更少了。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其中一个原因是陪诊服务的价格普遍超出老人家庭的承受能力,另外市民对这项服务的了解也很少,所以业务量并不大。“有些陪诊服务,是作为银行、保险公司购买服务中的一项而存在的,更多的陪诊服务是互联网+护理平台提供。这些护理平台,主业是上门护理服务,陪诊只是其中一项。据我了解,仅靠陪诊,平台是很难存活的。”

  目前,针对陪诊这个“年头很久”但又“发展有限”的行业,还没有相关的行业规范进行约束,从业者也处于“随意上岗”的状态,谁都能当陪诊员。袁俊秀表示,体验过服务的老人,给出的反馈还是很好的。在老龄化愈发严峻的当下,可以围绕陪同就诊做一些行业层面的完善工作,让老人在有需要时多一种选择。本报记者 莫凡 孙毅 魏婧

原标题:陪诊服务有需求不叫座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